在2025年綠色算力(人工智能)大會上,中國資源循環集團電子電器有限公司正式發布《中國資環全國首個“算力資產資源綠色循環”解決方案》,標志著我國在健全算力產業綠色生態鏈方面邁出關鍵一步。方案明確將以呼和浩特為起點,逐步輻射全國,這使得作為算力樞紐核心的和林格爾新區,站在了全國算力設備綠色循環產業的先行位置。
隨著人工智能產業的快速發展,未來2至3年將迎來智算設備的退役高峰,設備循環利用與安全處置成為行業亟待解決的難題。中國資源循環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廖歡樂指出,產業技術高速迭代造成了算力設備貶值快、殘值無保障等痛點,如知名品牌設備在18個月后貶值率便超過50%,給產業可持續發展帶來挑戰。
為此,中國資環推出的“算力銀行”解決方案,以央企信用為基石,通過全生命周期資產管理服務,打通資產與資源、國內與國際兩大循環。方案提出算力設備的全生命周期梯次利用模式:當設備無法滿足大模型訓練的高算力需求后,可轉用于推理、影視動漫等中高算力場景,再應用于教育等低算力場景,最后進行資源化提煉,實現價值最大化和綠色循環。
該解決方案的全國網絡布局將從呼和浩特啟動,逐步覆蓋全國八大樞紐節點。此舉將率先為和林格爾新區的算力產業提供綠色循環的兜底保障,引領和林格爾新區打造從設備廠商、算力中心到回收處置方的完整、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算力產業鏈。